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感恩意识
长沙杰龙青少年特训学校表示,感恩教育非常重要,但其实施需要科学方法,这样才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感恩意识。下面长沙杰龙青少年特训学校讲解几点:
首先,要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学会感知他人对自己的帮助。巴尔扎克说:“骄傲的人,很少感恩,因为他永远不会认为自己已得到他应得的一切”。处于成长阶段的学生,尤其是部分独生子女身上存在的自我中心意识,使他们很容易形成“成皆由我,败皆由人”的思维习惯,总是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努力,而看不到别人的付出。因此,要有意识地逐步引导学生用辩证的方法多角度地分析问题,在看到自己努力的同时,也要看到他人对自己的帮助,养成谦虚进取的心态,由此知道感恩、学会感恩。 其次,要培养学生的权责意识。如卢梭所言“当舒适地享受一旦成为习惯,便使人几乎感觉不到乐趣”。当外来的帮助和关怀成为习惯时,人便容易变得漠然。在日常生活中,师长们更多的只是履行了自己的“责”,而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师生关系、长幼关系中理应享有的“权”,亦即忽略了孩子的责任和义务。由此,孩子因没有付出的体验,久而久之,老师、父母的付出在孩子眼里就会变得理所当然了。长此以往,又何谈对师长的体谅和感恩呢?因此,要培养孩子正确的权责观。师长在付出努力的同时,要有意识地让学生看到和感觉到,让他们理解师长的艰辛与付出,进而要求他们也要尽相应的责任和义务,逐步让他们在享受拥有的同时懂得回报,养成感恩的心态和习惯。
第二,培养学生养成广阔胸怀。心胸狭窄、名利心和功利心强的人,喜欢从小处着眼、斤斤计较,难以包容他人。如罗兰所言:“如果你只注意别人的缺点,那你就会处处碰到敌人,把自己陷入孤立无援的灰暗之中去。”所以感恩教育必须要进行以宽容和悦纳他人、欣赏他人为主要内容的胸怀教育。只有胸怀广阔的人,才能“不念旧恶”、“犯而不较”,做到“君子和而不同”,更多地看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更多地记住人与人之间至真至诚的醇美,才能对他人、对社会长存感恩之情,做到既能以德报德,又能以德报怨。
第三,引导学生感受关爱、学会关爱。人与人之间的帮助和关爱不仅表现在语言上,也更多地表现在人们不经意的动作中,反映在人们的一举手、一投足、一言一颦之中。一句轻轻的问候,会让我们倍感温暖;一个鼓励的眼神,会让我们力量顿增;拍拍肩膀,会让我们的顾虑和委屈烟消云散,而这一切,都需要我们去发现、去感受。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发现关爱、感受关爱,进而由己及人,学会去关爱别人,回馈他人和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