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教育对策与建议
感恩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建立起学校、家庭、教育部门、社会“四位一体”的感恩教育协同机制,才能有效提升感恩教育成果。
1、发挥学校主体作用,实践育人。在青少年感恩教育中,各级中小学要承担起主要任务,重点抓好学生成为“会感恩的人”的行为规范教育。要深入研究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特点,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道德实践活动。活动策划、实施中要注重“三个结合”,即把感恩教育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相结合,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显性与隐性相结合,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相结合,使学生在日常教育、学习和生活中时时处处感受到感恩教育的趣味性和权威性,增强学生们对感恩教育的感性认识和认同感。如开展探寻客家人的迁徙史、创业史,探访赣南先烈们的革命史、奋斗史等活动。具体做到“六个一”:制订一个感恩教育的计划,保证感恩教育的系统性和持续性;作好一个动员报告,解决“为什么要开展感恩教育和如何开展感恩教育活动”等思想层面的问题;建设一支高素质德育教师队伍,为开展好感恩教育提供师资保障;算好一本感恩帐,让学生明白父母的付出,孝敬父母,感恩社会;召开好一个感恩教育的主题班会,让学生学会感激父母、老师、感激关心自己的每一个社会成员,感激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和伟大的祖国;建好一个光荣榜,及时表扬感恩教育出现的好人好事。
2、重视家庭基础作用,知行统一。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特别指出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要发挥好家庭教育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工作网络中的重要基础作用。各地可充分利用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等有效载体,通过举办家庭教育报告会等形式,向家长广泛宣讲感恩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帮助他们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不断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一是教育和引导家长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树立“为国教子、以德育人”的思想,改变重智轻德、重知轻能的倾向,重视子女思想品德教育,促进子女全面发展。二是教育和引导家长掌握科学教子知识,实现教育角色和教育方式的转变,从单纯教育者转变为共同学习者,由单向灌输转变为双向互动,增强家庭教育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有效性。三是教育和引导家长加强自我约束,重视言传身教,让家长懂得自身的感恩行为是孩子的榜样模范,以自身良好的品德修养、行为习惯影响子女。四是教育和引导家长拓展家庭教育空间,支持子女参加社会实践,主动配合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实现家庭教育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
3、强化教育部门的主管作用,培植感恩文化。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教师师德的培训教育和学校德育工作的督促检查,要求学校将感恩教育列入工作重点,制定计划全面落实,并将学校感恩教育工作作为校风评议、考核评估、评比表彰的重要内容和条件之一。赣南文化博大精深,底蕴浓厚,鲜活的感恩素材比比皆是,客家文化中赣南客家人崇文重教、尊崇祖先的意识,红土地文化中苏区人民追求革命理想、乐于奉献的思想,宋城文化中朴实自然、宽宏典雅的古城风貌,都是历史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其中饱含着知恩、重恩、感恩的人文养分,教育主管部门要协助宣传部门,进一步挖掘我市红色、宋城、客家资源,融感恩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为一体,根据各年龄段少年儿童对感恩教育的不同要求,编印我市感恩教育乡土系列教材,发放至中小学生手中,并作为家长学校的必修教材。